为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2025年10月14日,学前教育学院与体育与健康学院联合开展秋季消防疏散演练。保卫处副处长杨宝生、消防科科长李应堂莅临指导,两院师生协同参与,整个过程规范有序。

演练前,两院联合成立应急指挥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了疏散路线、人员分工及安全职责。各班级通过主题班会进行预热,辅导员们结合宿舍、教学楼等常见场景,详细讲解了“低姿弯腰、湿毛巾捂鼻”的逃生要领及疏散路线。体育与健康学院的学生骨干发挥专业特长,演示了规范的火场自救动作;学前教育学院师生则聚焦幼儿看护的特殊情境,分享了紧急情况下有效
疏散幼儿的技巧,确保每位参与者明确演练流程与要求。

下午4时40分,演练正式开始。随着急促的消防哨声响起,学生在辅导员及安全员的引导下,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预定路线低姿、快速、有序撤离。疏散过程中,体育与健康学院学生在楼梯转角、走廊岔口等关键位置协助维持秩序;学前教育学院师生模拟带领幼儿疏散的场景,展现出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全体人员仅用3分40秒便安全抵达操场指定集结区域。

疏散结束后,成县消防中队指战员为师生进行了灭火器使用实操培训,通过“提、拔、握、压”四字口诀讲解使用方法,并现场点燃模拟火源。师生代表轮流上前进行实操体验,切实掌握了扑救初期火灾的关键技能。
总结环节中,学前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汪鸿代表应急指挥小组对演练成效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了撤离速度不均衡、防护动作欠标准等细节问题。他强调“安全无小事,演练需常态”,要求师生将所学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特别指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将演练经验融入未来的幼教工作,体育专业学生则要发挥骨干作用,带动更多人提升安全素养。
此次联合演练以“练”促“防”,不仅检验了跨学院应急协作机制的有效性,更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师生在不同场景下的安全处置能力,为持续建设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图/武一康 文/武一康 王亚丽)